音声海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292|回复: 0

静中有动,动中有静

[复制链接]

1万

主题

1万

帖子

4万

积分

实习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41744
发表于 2024-2-10 20:01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静中有动,动中有静



(文字仅供参考,敬请以音频为准)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学佛修心要“静中有动”,就是说安静的时候要有动。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坐在菩 薩面前念 經,你看看很多法师,他们坐在佛前念 經,看看他们不动,但是他们的心在动,为什么?心想着菩 薩在念 經,虽然身体处于静止的状态,但是他的意念、他的心、他的气场都在动。中国的太极为什么传得这么远?虽然你看它好像在动,但是它就是静态的,它一个动作可以放半天,等到觉得感觉来了,它又放那儿去放半天。所以气场都在动。你去看很多人在社会当中,表面上他坐在下面不动,实际上他心里气啊!所以这就叫“动”,静中有动,动中有静。


       所以人不要生气。我静下来,我真的要静下来。静得下来的人,他的心才会安定。动中有静,就是我们在磕头烧香的时候一定要慢慢地磕,很多人磕头像捣大蒜一样“咚咚咚……”菩 薩被你捣得头都晕了,太快了。动中有静啊,烧香,好好地“我今天拜菩 薩”,然后心完全静下来,好像看自己在动,实际上的心很静,看菩 薩。拜佛的时候,低头是看自己的心,如理不如理;头抬起来的时候,要观看菩 薩,要观想菩 薩的存在。所以磕下去眼睛是闭着的,头抬起来,眼睛应该瞪起来起来看着菩 薩,把菩 薩看到心里去,闭着眼睛磕下去的时候,菩 薩才会存在你的心中啊!所以你去看,会磕头的人慢慢地磕,不会磕头的人拼命地磕。很多人跑到庙里去拜佛的时候:“菩 薩保佑保佑我!”不可以的。所以尤其是像烧头香,太多人围在那里了,每人拿一炷香,冲进去插一插,“菩 薩保佑啊”,跑了,这叫烧头香啊?你还不如在家呢。好好地烧头香要先祷告,心要很纯,不要杂念太多,到时候开放了慢慢走进去,别人再急我不急,我慢慢地往前走,插完了,把自己名字报一报。很多人磕头连名字都不报,那么为什么要名字?如果你说菩 薩都知道,那菩 薩为什么要名字?现在知道了吧,要把名字报出来让菩 薩知道,“我们某某某今天诚心诚意来拜佛,希望菩 薩给我加持,保佑我全家”,今天某某某都要报的,不能“请菩 薩保佑我,我的全家好,我的孙子、外孙啊,大姑大姨……”,一塌糊涂了。拜佛的人意念守一,实际上表面上在动,意念在提,就是说守着“一”,内气要平稳,心中要平稳。


       所以我刚才说跟打太极拳一样,外表在动,内心要入三昧地。因为坐在下面的很多人对很多佛法的语句不是太熟悉,但是里面也有很多都是師 父的弟子,所以我给那些刚刚学佛不久的人做点解释,什么叫“三昧”?很多人经常听佛法里边讲“进入三昧地”,什么叫“三昧地”?学佛的人知道那是叫“止息杂念”,是把你自己的杂念要停掉,这个地方很干净的,“三昧”。然后心神平静,一个人的心和神都要平静。“神”人家说这个人有气场叫“神气”,这个人他精神,又有精,精是精力,又有神,脑子里充满着神,所以这个人说:“哟,你看上去很神气嘛。”就叫神,所以精神是这样的,那么精神散乱、精神一不集中了呢?那就叫精神病了,现在知道了吧?这个人精神到其他地方去了,就有毛病了。你跟他讲话的时候:“哎,我跟你讲啊……”讲什么话,他眼睛看其他地方,那就是精神病了,精神集中到其他地方去了。


       臺 長跟你们讲要集中思想,那就叫“三昧”。禅定者就是说集中精力的人完全可以超脱自我进入另外一个境界,就是“三昧地”。所以,禅定就是定得下来的人才能明理,才能知道这个世界的秘密。这个世界什么秘密啊?菩 薩早就告诉我们一个秘密了,这个世界叫你们不要贪,不要难过,不要去跟人家别人争因为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,是无常的,没有一件事情是永久的,争来的也是很假的,过一段时间又没了,去争它干吗?这是菩 薩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大秘密。人不要把自己内心的悲伤一直永远地藏在心中,要过了就要忘了,所以要忘记。你内在心里还苦,说明你的内心还没有修好。这个人说我今天还很苦,说明你还在苦中啊;今天我已经坐在这里了,我很开心在听臺 長讲课,这样的话你现在很开心,你是不是什么都忘了?我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去旅游,一到这个风景点一看“哇,这么漂亮啊!”这个时候你脑子完全忘记了那些烦恼和苦闷。这就是为什么念 經的人、学佛的人可以忘怀过去很多的伤痛?人要学会这样。所以心中有佛的人看别人处处是佛,今天臺 長心中有佛,我看你们个个都像佛——还是没有修成佛的未来佛。一个人的心善,看别人都是善,如果一个人自己像菩 薩,看别人都像菩 薩,去尊敬他。为什么有些抓坏人的警察眼睛里看出去这个像坏人那个像坏人,他很严格,因为他看惯坏人了。所以你如果心中经常有善良的人,跟好人接触,你就不会有烦恼,会感恩他。还要有一种精神叫什么呢?经常想一想,“世人皆为菩 薩,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俗子啊”,就是想“其他人都是菩 薩,只有我这个人自己是凡夫俗子”,你才会升起精进的修佛之心啊。(掌声)


      

  —马来西亚·马六甲 20160819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音声海

GMT+8, 2025-5-2 21:12 , Processed in 0.11561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